现时的舆论,往往呼吁用市场化的手段来调节股价指数的涨跌。所谓的市场化手段,主要体现在供求关系的调节上。一些经济学家即认为,当股价指数上涨过快后,就应平衡供求关系,减缓这种上涨速度。而市场人士则把资金和股票之间的关系,比喻为水和面的关系。
点评:分析人士指出,证券市场的股票供应,难以与需求形成相对稳定的比例关系,也很难使企业的筹资行为呼之即来。这一点从内地的首发规模不能跟上股价指数的涨跌节拍就可以得知。此外,我们也同样难以让市场资金挥之即去。决定资金进入证券市场与否的因素,十分复杂,因该说资金进出是自由的,不可调节的。而水与面搅拌后,水就无法分离出去。股票完成发行后,通常也不会退出证券市场。因此,股票需求和供应根本不可能像水和面的关系那样简单。怎样看待用市场化手段来调节股价指数涨跌的观点?这种貌似十分市场化的观点,骨子里恰恰是计划经济思路在作祟。我国证券市场发展初期,就有计划经济的烙印。在股票发行方面,由政府给出总的发行额度,然后以省、部为单位,层层分解指标。实行核准制后,企业是否愿意发行股票、何时发行股票,恰恰是政府不应该干预的。现在希望政府调节发行节奏,实际上就是对发行市场化方向的一种漠视甚至否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