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来网络“大学生卖卵20颗痛到虚脱”的信息成了大家议论的焦点事件——
小雨(化名),一名在校大学女生,为了能快速赚钱买到iphone7而选择了卖卵……。小雨说自己在微信群里看到了“捐卵”广告,便产生了“捐卵”的想法。“我是真的缺钱,没办法了。”
2017年3月2日,小雨接受了她人生中第一次人工取卵手术。手术的地点,不是在医院的手术室,而是在一处公寓楼里,一间私下改造的“手术室”。小雨也不是求子不得的患者,而是一个“缺钱”的大学生,在地下市场出售卵子赚钱。
事后小雨描述取卵过程: “痛,取完卵我都虚脱了。” 就在拿到报酬之后,她的聊天窗口提示变成“iPhone7 Plus 在线”。
大学新生面对全新的校园环境,势必在心理、人际关系、学习和情感等方面产生不同程度的适应问题。尤其是贫困新生,如何摆脱适应不良,完成角色转变?-朱广力13601674349(同微信)
贫困新生作为大学生中一个特殊的群体,他们的心理往往更加脆弱,压力也相对较大,因此他们的心理适应问题尤其值得我们关注。目前贫困新生的压力主要来源于经济、人际、学习、就业和心理。主要的表现形式:核心是自卑和自尊的交织,情绪是焦虑担忧,人际交往的特征是敏感退缩,消费行为方面节俭或铺张,价值判断是过分在意经济。
主要原因:贫富观念的变迁、消费方式的改变、心理需求的扩张、教育引导的滞后以及心理素养的欠缺等。
一般情况下,贫困生进入高校后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是生活环境的适应问题。由于绝大多数大学设在城市,贫困生要适应大学生活,就要逐渐养成城市的生活习惯,这种习惯的建立需要建立在一定的经济基础之上,对生活消费水平相对较低的贫困生来说,是比较困难的。
二是学习环境的适应问题。就读大学前,贫困生就普遍存在着学习条件较差、学习起点较低等客观情况;入学后由于经济的原因,他们不能和其他学生一样拥有电子词典、电脑等自学工具,要想适应大学的学习环境,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
三是面对人际交往的问题。贫困生有着和普通学生一样的交往需要,由于贫困的影响,许多贫困生不能正确处理个人与他人的关系,在人群中感到不自在,与人相处时有着较强的自卑、怀疑、嫉妒、羞愧甚至虚荣等心理状态,在人际交往中存在着种种困惑,由此所产生的心理问题较多。
高校要加强学生人生观、价值观、消费观教育,在完善贫困生经济资助的同时,更应加强贫困生在心理方面的关怀与帮助。要在全校范围内开设心理健康教育课,进行心理专题讲座,开展心理卫生宣传普及活动,让广大学生了解心理健康基本知识,增强心理健康意识,掌握维护和增进心理健康的基本方法,提高心理调适能力和社会生活的适应能力,预防和消除心理问题,帮助他们解决实际问题,使他们走出困境顺利完成学业,度过美好愉快的大学时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