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才好是很令人佩服的。我看有的领导接受采访,话筒一接过来,就收放自如、滴水不漏,所说的又大都是政治话语,事先还不好背咧!但应该说再怎么口才好也要经过认真学习,若是腹中空空,口才好能好到哪里去?君不见,他们听上级领导作报告埋头记录!当官就得经常讲话,上面的精神自然是从文件或报纸上学的,重要的段落都打了杠杠,提醒自己要特别留神。常讲话也练就好口才,说起话就顺畅、深透。中国人不太懂幽默,难得我认识几位幽默专家,口才好就更是没说的。一位我熟悉的老师就很擅长幽默。上课时有学生打瞌睡,他竟然脱口而出幽了一默:“现在我看到有人在打瞌睡了,鼻子里还发出了蜜蜂一样很有节奏的乐曲。这本来是很美妙的,不过他有点小气,不想和大家一起共享……”
口才好,可以成为一种品牌。但口才好不一定内才也好,也不一定能干好实事。我认识一位闻名口才好的人,头一次听他绘声绘色、悬念迭起讲述一些趣事,我算是服了。可后来在不同场合老听他讲那些事,竟然如同复制,只字不差;再听他们单位的人说,这人不注重做实事,我的佩服也就打折了。闽南还有种被称为“铁齿”的,善辩,无理也能辩得赢,其奥秘在于把诡辩的技巧学到出神入化的程度。至于那种精心收集黄段子找到什么空当就贩卖的角色,说是“好口才”更是要打问号。
我熟悉的一个口才特别不好的人老李,要他讲话时他总是说“我不会说话”。小孩两三岁就学会说话,你都一大把年纪了怎么还不会说话?他的意思是说自己口才差。但奇怪的是,包括老李在内的一些口才不好的人中间,不少人偏偏是人才。有人这样解释,他们是把想要怎么讲话的心思也用到想怎么干了。有些内才好的人,“茶壶里煮饺子”倒不出,但写出来的文章棒得很,文字是他们的另一种说话。更奇怪的是,有的甚至斗大的字识不到半箩筐,偏偏是学问家,天文地理无不通晓,特别精明能干。我在乡村里就时常见到这样的人。孔子说,君子讷于言而敏于行,他们属于孔子说的“君子”吧?
口才好当然是一种才能,值得努力追求,但口才好还得有真本事、能干事才货真价实。而口才不好肯定是个缺点,但口才不好也不见得就矮人半截,有真才实学照样可以为社会做大贡献,比起只会夸夸其谈、买空卖空的耍嘴皮子先生,我看不知要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