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天林,杨天林讲师,杨天林联系方式,杨天林培训师-【讲师网】
孙子兵法应用专家,主讲总裁班、国学班、中高层培训
54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杨天林:一代诤臣魏征
2016-01-20 37143

魏征,字玄成,是唐朝初期杰出的政治家,以刚直不阿、敢于进谏闻名,是我国历史上有名的有才干的谏臣。他在贞观初年先后向唐太宗进谏二百余事,数十万言,对唐太宗的自身修养和治国决策的确立多有助益,深得唐太宗的器重。唐太宗把自己比作未经冶炼的矿石,把魏征比作良工,还把魏征比作能照出自己过失的"人镜"。魏征对唐朝兴盛--"贞观之治"的形成和巩固,起了重要作用。

隋末天下大乱,各地农民纷纷起义,魏征加入了瓦岗军,被李密请到元帅府,拜为文学参军。魏征全面分析了当时的形势,并拟定了一些具体意见,但因李密优柔寡断,没有付诸实行。当王世充大举进攻时,魏征提出了深挖沟、高筑垒、坐待其敝的正确建议,但未被采纳。李密兵败于王世充西投李渊后,魏征也随李密到了长安(今陕西西安),结束了他一年多在瓦岗军的生活。魏征与唐太宗共事17年,多所进谏,大部分得到唐太宗的赞同和采纳。魏征犯颜直谏的故事很多,首先是帮助唐太宗总结隋亡的教训,在大乱之后治理好国家,劝唐太宗采取轻徭薄赋休养生息的政策,尽量使百姓静下来,第一不为皇帝个人的享受而滥用人力财力,第二皇帝不要四处游幸给百姓增加不必要的负担,第三慎重处理对外关系而不要轻易出兵。这些建议的贯彻使唐朝迅速兴盛起来。

唐初规定,男子十八岁成丁,开始服兵役和徭役。贞观三年(629),唐太宗决定下令征未满十八岁的少男中身体壮实的人当兵。作为谏议大夫的魏征认为不可,拒绝执行。唐太宗大为恼火。责问魏征为何如此固执,魏征严肃地回答说:"我听说把河弄干去捉鱼,不是捉不到鱼,但明年就无鱼可捉了。如果把未满十八岁的男子全部征召人军,必然会使劳力减少、农田荒芜,明年的赋税、徭役从哪里去征收呢?"唐太宗这才恍然大悟,明白了利弊,重新下诏纠正。

贞观六年(631)正月,唐太宗打算到泰山举行封禅大典,魏征坚决不同意,劝谏说:"陛下功业虽高但百姓受的恩惠还不够多,德行虽厚但恩泽尚未遍及全国,国内虽已太平但物资还不够用,外邦虽已臣服但国家还不能满足他们的要求,祥瑞虽多次出现但国家法网仍嫌繁密,收成虽然不错但国库还嫌空乏。"魏征这番不同凡响的话,使唐太宗深以为然,打消了封禅的想法。

魏征很欣赏古时舜帝告诫群臣的一句话:"尔无面从,退有后言。"认为臣子明知君过还顺从君意就是"面从",当面顺从,背后又议论,是最不足取的。所以,他发现太宗的过失,总是无所避讳地当面指出,执著地据理力争,即使惹恼了皇帝,也神色不移、毫不退缩。

唐太宗晚年,由于国家经济状况已经好转,开始变得傲慢起血时政疏》和《谏太宗十思疏》、《十渐不克终疏》,劝太宗一如既往把贞观初年纳谏如流的风气保存下来。此后,魏征仍然不懈地对朝廷的大政方针和太宗本人提出批评和建议,始终保持着敢言善谏的作风。

贞观十七年(643)魏征去世,唐太宗亲自上门吊唁,发出了"无复昔时人,芳春共谁遣"的哀叹,又作挽诗云:"劲条逢霜摧美质,台星失位杀良臣。唯当掩泣云台上,空对余刑无复人。"表达了他痛失"明镜"时的哀伤。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福州站 f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蔡老师 15925605583

Copyright©2008-2024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