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赵亮讲师,赵亮联系方式,赵亮培训师-【讲师网】
中小企业管理转型
45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赵亮:论权者谋白话译文2
2016-10-20 3501

修身篇

子曰:“虎兕(犀牛一类的野兽)出于柙(关兽的木笼),龟玉毁于椟(龟甲和宝玉在匣中被毁坏),忧在萧墙之内”。商汤亦云:“万方有罪,罪在朕躬”(注:诸多管理者遭遇事业失败时,往往把原因归结为时运不济、人才缺乏、条件不成熟、关系不顺畅、下属不给力等,永远明白不了“最大的敌人是自己”;有的虽然认识到“问题出在前三排,根源全在主席台”这个道理,但抓问题治理却只关注“前三排”而忘记“主席台”,缺乏自我反省和自我否定的勇气,致使问题“久治不愈”)。故,权者欲达(实现,做好)事,须四修其身:一修山容海纳之怀(胸怀),二修纳谏如流(接受劝谏就像流水那样自然)之聪(听,听觉),三修贴(靠近,紧挨,意为遵循)律奉(奉行,执行)法之表(表率),四修大中至正(极为公正,不偏不倚)之性(性情,脾气)。容舟者(宰相肚里能撑船的略意),人必敬之;容川者(海纳百川的略意),众必臣(服从,顺从,臣服)之;容天者(包容天地的人),贤必瀚之(人才必然会浩瀚如海)。反亦,量浅者,人必怨之;量狭者,众必弃之;量嫉者,贤必敌之。金无足赤,人无完人,水至清则无鱼,璧无瑕则不玉(没有斑点就不是玉。注:玉的价值在哪里?这个问题既复杂也简单,如果要选择简单的答案,那玉的价值在于其斑点,只不过是斑点越小越值钱,但是没有斑点肯定不值钱,因为没人见过无斑的玉,除非手工货。中国有句成语叫“物极必反”,绝对的完美必定蕴含绝对的丑陋,就如同孔雀开屏虽美丽至极,但观其后却丑陋无比)。修得山容海纳之怀者,当容人瑕疵而谋人贤长(包容下属的缺点才能谋得其长处和优点。注:管理者不要苛求下属身无瑕疵,因为“鱼和熊掌”不可兼得;对下属的缺点不可“一叶障目”,有时丑是美的修饰,缺点是才能的象征)、容人疏失而助善贤能(包容下属的疏忽失误使其有机会改正而不断提升才能。注:成长是挫折的沉淀,能力是纠错的累积,更何况“人非尧舜,孰能无过”),容人傲愎而恩报贤勤(包容下属的恃才傲物使其在知恩知遇中勤奋敬业。注:恃才傲物者的特点是“我谁也不服”,这样的人热爱学习、进取心强,是不可多得的人才。管理者征服恃才傲物者的方法有两种:一是你能把他比下去,二是你能包容他,较之两者,或许选择包容会更容易些。如果管理者试图以权力制服恃才傲物者必是自取其辱且不得人心,如果管理者不满恃才傲物者而将其开除必将大失人心),容人蜚语而矫取贤诚(包容下属对自己的流言蜚语并做到有则改之,下属就会更加敬重管理者从而更加忠诚于组织。注:常言道,“谁人背后无人说,哪个人前不说人”,管理者被人猜测议论甚至流言蜚语满天飞是件很正常的事。面对流言蜚语甚至诽谤,如果管理者选择追究,其结果必将出现周厉王时代的“道路以目”现象且急剧拉宽上下沟通距离。相反,如果选择包容,尘埃落定之后,下属会更加信任和敬重管理者。当然,当下属之间出现类似问题时,一定要加以制止且在必要时给予惩戒,防止不团结而出现内耗)。一孔之隙(漏洞),足沉豪舟(足以让大船沉没);一针之坼(引申为裂缝),足崩盘石(足以让大石头破裂)。是以,权者居高揽局(身在重要职位上统揽全局工作)必修纳谏如流之聪。古来胜败之君(古往今来成功和失败的君主),多(大多)福于善谏(因为听取正确的谏言而得福贵),祸于恶谏(错误的谏言。注:恶谏属于错误的谏言,可分为两种,一是为达到谏言者私利而提出的谏言,二是未看清问题本质或考虑不周而提出的谏言)。善谏者,其意图远难行而谋长(很难施行但目标长远),其言逆耳伤尊而利行(言语难听甚至会伤及管理者自尊,但却有利于组织发展);恶谏者,其意近利易作而断道(目的是为了短期利益且容易施行,但却断送了发展的道路),其言悦耳咏誉而逆行(言语大多是好听的甚至赞颂的,但却是倒行逆施)。然,偏于善者,顺赖其谏而制于人(然而,如果只倾听善谏之人的话,时间久了就会形成依赖而受制于人。注:有句话叫“地球是转的,人是会变的”,每个人都有私心,每个人都会变化,当一个人因为私心而变化时是可怕的。历史上的大臣专权、宦官专权、外戚专权等事例证明,一个善谏者通常会得到管理者的信任,当管理者因为信任而不亲察谏言时,这种信任就会成为善谏者的谋利工具,结果会让管理者大祸临头而不知);偏于恶者,逆行大道而败于人(只倾向于听恶谏之人的话,长时间的倒行逆施最终会使事业败于他人之手)。故,权者欲得谏之明(谏言的正确与否。注:再英明的管理者,也很难分清谏言的善恶),当以善不面许、恶不罢黜(对正确的谏言不要当面认可,对错误的谏言不要当面否定。注:无论谏言是否正确,管理者都要站在“保护下属思考积极性”的角度去处理谏言。对于正确的谏言,不要当面或当众认可,使其在揣摩管理者心思中重新思考谏言是否考虑周全;对下属的错误谏言,决不可当面或当众驳斥否定,也不可让错误谏言石沉大海,要在事后与谏言者积极沟通,肯定其谏言的态度,讲清事情的原由),凡事亲察以立己意(亲自调查形成自己的主见)而不制于人、不败于人。贴律奉法者,其下之众律己必严,严则行事井然而局不乱(办事井然有序而确保内部格局不乱)。上不表法(带头守法)则法不服众(众人不会信服法制),上不循法(做事不依据法制)则法不趋众(趋:快走,奔赴。意为法制就不能激励众人向事业目标奔赴。注:管理者如果做事不依法而随心所欲,该奖的不奖,该罚的不罚,制定再多的激励措施也不能让下属“趋之如鹜”地做事);众不服则法不行(得不到执行),法不行则势不定(良好的内部格局就无法形成);众不趋(意为众人未受激励而不尽力做事。注:在一定意义上说,没有愚笨懒惰的下属,只有让人绝望的制度)则事不谋,事不谋则业不立。上表(上级有遵守法制的表率)则法行,法行则势定,势定则业谋;上循则众信(上级依法办事,众人就会相信法制),众信则事谋(众人相信法制就会在法制的驱动下竭力做事达成目标),事谋则业立。是以,权者当(应当)以身表法而服法于众、循事明法(上级依法办事,使法制得到彰显)而驱众护法(激励众人维护法制的权威和施行)。老子有云:“以其无私,故能成其私”(做到了无私,自然会成就个人的私利)。大中至正之性者,赏罚擢贬之事必正(奖赏、惩罚、提拔、贬黜的事情必然会做得公正),正则激人扬力而诸事尽(事情被尽力做好),尽则万业通达而成其私(各项事业就会没有障碍地发展,客观上就会成就管理者的私利)。有道是:人不患寡而患不均(注:任何组织中,每个人真正在乎的并不是待遇的薄厚多寡,而在乎待遇是否公平。有些东西在管理者眼中貌似没有什么大不了,但在被管理者眼中却是一种不可侵犯的尊严,而尊严恰恰是一个人最宝贵的东西,这也是为什么许多人才宁愿放弃优厚待遇而选择跳槽的重要原因。所以,管理者面对下属的“斤斤计较”要切忌敷衍了事,坚持做到公平公正。同时,管理者在公平对待下属时,要防止把公平搞成平均主义,其危害已经被中国五六七十年代的历史所证明)。权者修得大中至正之性者,当以均幸平施(均幸:机会均等。意为要平等地给予每一个人机会)、酬勤贫怠(懈怠,懒惰)、擢能罢庸、断是明非(正确裁断是非)、护善除恶。(注:因为管理的主体是人,所以学者在回答“什么是管理”的问题时,往往会派生出决策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执行分析、检查纠正等貌似简单明了却让人迷糊不清、把不准脉的管理要素,而这些要素又会给人一种错觉:管理者是那高山之巅发号施令的“精英首脑”,被管理者是那接收指令立马转圈的“机械装置”。这种错觉使不少管理者表现出强烈的控制欲而走向衰亡,比如有的认为“组织是金字塔结构”而把自己定位为组织的“极颠”,以致在“一览众山小”的境界中倍感“高处不胜寒”而被“冻死”;有的认为“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而把自己定位为组织的“火车头”,以致在“个人英雄主义”的拼杀中倍感“独木不成林”而被“累死”,殊不知真正跑得快的是那依靠多轮驱动的“动车组”。事实告诉我们:“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任何一个组织的发展主导只能是群体而不是管理者。因此,管理者务必要对自己有个准确的定位:一是要把组织看成“凝聚一团的圆球体”而非“上令下行的金字塔”,切实发挥好管理者在“球体”核心中的凝聚作用;二是要牢固树立“一花独放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的观念,切实发挥好管理者在“球体”核心中的激励作用。从某种角度讲,所谓管理就是“管好自己,理顺关系”,“管好自己”的目的在于培养领袖魅力凝聚群体,“理顺关系”的目的在于调谐利益链条激励群体。本篇重在论述领袖魅力的培养。领袖魅力是凝聚群体意志力量的重要载体,是一个优秀管理者不可或缺的基本素质,比如有的因为富有远见而被人追随,有的因为思维敏捷而被人信服,有的因为勇猛果敢而被人敬仰,有的因为行事不拘而被人推崇,等等。虽然领袖魅力的表现形式各有不同,但有一点是相同也是最基本和最重要的:让人“气顺”。因为一个心胸狭隘、刚愎自用、守法不严、处事不公的管理者绝不可能让人“气顺”,所以管理者务必要加强“山容海纳之怀,纳谏如流之聪,贴律奉法之表,大中至正之性”的修炼而提升领袖魅力,以此达到凝聚群体的目的。管理者培养领袖魅力时务必要走出“个人崇拜”的误区,因为个人崇拜会造成两种极其致命的危害:一是下属会认为管理者永远正确而无需动脑地执行其决策;二是管理者被人崇拜就会将自信演变成自负而误判形势。对于这一点,我们可以从刘邦和项羽身上得到较好的例证。看过楚汉之争历史的人,大多会认为刘邦是个没有真才实学的无赖小亭长,而项羽是个骁勇善战的西楚霸王。所以时至今日,刘邦仍然是没有几个粉丝,而项羽的铁杆粉丝不仅有那李清照,连千年之后的诸多专家学者都依旧为其扼腕叹息。刘邦不被世人崇拜已成定局,关键是:如果刘邦是因为没有真才实学才而不被世人崇拜,那历史上的无能之人为什么就不能像他一样建立起一代王朝呢?我们暂且不论他的才能如何,先看看他称帝之后对自己的评价:“夫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如子房;镇国家,抚百姓,给馈饷,不绝粮道,吾不如萧何;连百万之军,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作为一代帝王,能这样赤裸裸地贬低自己而抬高下属,不仅需要巨大的胸怀和勇气,还需要大智若愚的智慧。所以说,刘邦绝对不会是一个没有真才实学的人,他只是不贪功,不往自己身上贴金,所以他自然不会被世人崇拜,不被崇拜自然不能保持清醒最终夺取天下。项羽呢,其他的不说,仅凭他死前的那句“力拔山兮气盖世”就能看出他是一个贪功和爱出风头之人,不仅希望别人崇拜他,连他都在不靠谱地自我崇拜,也正因为别人的崇拜和自我崇拜使其傲睨一世,以致在“鸿门宴”上表现弱智而放虎归山自取灭亡。所以说,管理者千万不要把培养领袖魅力搞成个人崇拜,务必要时刻保持清醒和低调,在下属面前不要显才,不要贪功,不要出风头,不要当英雄,无论自己才能多高都要默默无闻,坚持做到大象无形、大声无音、大智若愚;同时,要鼓励下属尽显才能以便发现人才,要彰显下属功劳使其勤心敬业,要帮助下属出风头而营造竞争氛围,要推崇下属当英雄使其他人学有榜样。总之,要避免项羽、关羽等悲剧式人物的出现,就必须时刻保持清醒,要保持清醒就不能给下属崇拜自己的机会,否则一旦陷入个人崇拜的陷阱就难以自拔而走向失败)。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福州站 f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