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亮,赵亮讲师,赵亮联系方式,赵亮培训师-【讲师网】
中小企业管理转型
46
鲜花排名
0
鲜花数量
扫一扫加我微信
赵亮:经理人培训手册(八)
2016-01-20 39924

第二章  表扬与批评的艺术

作为一种激励与惩罚的重要手段,表扬与批评是部门主管常用的领导方法。表扬绝不是随便说上几句好听的话就能奏效的,批评也不是领导撒完气之后就万事大吉。这其中也存在着若干的奥妙和技巧。

2.1 表扬的艺术

人们都有希望得到别人表扬的心理,作为下属从心理上更希望得到直接上司的表扬,但这表扬必须是对其工作实绩作出客观公正评价表扬,必须是来自主管内心深处最真诚的表扬,否则,下属是不会愉快接受的,可见,表扬也必须讲究艺术,从而最大程度地满足下属心理上的需要。

2.1.1  部门主管表扬下属的原则

真诚表扬原则

表扬在真诚,是指部门主管表扬的态度要诚恳热情,发自内心,不要冷漠无情,应付差事。人们都有喜真恶伪的天性,只有真诚的东西才会被人接受。表扬也不例外,部门主管只有以真诚的态度去表扬,才能唤起下属的真挚感、亲切感、温暖感、信任感和友谊感,并愉快地接受表扬。因此,表扬时,部门主管对下属的成绩和优点,应从内心感到由衷的高兴,满腔热情表示赞扬,并热切地希望他能够把这些成绩优点发扬光大。只有表扬在感情上很“热”,被表扬者才会受到感染,心里也才热得起来。如果表扬者只是讲些“年轻有为”,“前途无量”、“干得不错”之类的公式化语言,就很难达到激励的效果。

及时表扬原则、

一个人工作表现好,取得好成绩,提出好建议等,部门主管应及时给予肯定。每一个人在干完一件事后,都希望尽快了解它的价值和社会反映,如果得到及时肯定,会给他带来愉快,使他的行为得以保持和再现。许多有经验的管理专家都重视及时表扬,提倡“一分钟表扬”,这种方法产生的效果是良好的。如果部门主管对好人好事漫不经心、漠不关心、视而不见,或认为这是理所当然的,不作任何表示,那么他们的好行为就难以持续下去,甚至会感到自己的好行为没有得到认可,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想法,导致消极因素的产生。

具体表扬原则

表扬只有言之有物,有血有肉,道出了被表扬者的心血和精力所在,才能使人感到表扬者观察的细致入微,从而激发被表扬者的知音效应,产生出“士为知已者死”的精神动力。

在现实中,有些部门主管的表扬常常空泛而不着边际,比如,“某某人的工作好,直得大家学。”至于好在什么地方,下属无法具体把握,只感到调子很高,却无实际内容,十分空洞。同时部门主管这种表扬只能给下属一种言不由衷,故作姿态,敷衍客套之感,因而起不到积极的作用。

部门主管如果使表扬具体化,其效果肯定好得多。比如,表扬某一下属很能干,不如说他某件具体事办得漂亮更实在些;对某个有才干的下属,部门主管空洞地说他知识丰富,专业能力强,不如说在某件事中,他的建议和主张对解决问题起了什么作用更合适,社会心理学家海伦曾用大量的实验证明,表扬用语越具体,其有效性就越高。因为,表扬越具体,说明对人越了解,你对他的长处和成绩越敬重。这样,对方才感到你的表扬是诚实的,不是在吹捧,从而才有积极的效果。

如实表扬原则

如实地进行表扬,一般是指部门主管的表扬要实事求是,恰如其分,要掌握好表扬用语的分寸。部门主管不能任意夸大情节,评价失实,随意拔高。表扬不是搞文艺创作,不能像文艺作品那样虚构、夸张,必须有一说一,有二说二。主管应对那些确实值得表扬的下属和事件给予恰如其分的表扬,只有这样,才能起到鼓励他人前进的作用。如果主管表扬时随意把事实夸大,把七分成绩说成十分,把下属的朴素想法拔高到理想化的境界,评价失实,只能产生消极作用。其一,这会使被表扬者产生盲自满情绪,误以为自己真有夸大了的那么好,从而坠入自我欣赏、不求进取的泥坑;其二会造成人们的逆反心理。人们崇敬的是真楷模,而不是人为拔高了的典型。对于名实不副的样板,人们会由不服气到反感进而生厌。有些单位的先进典型不吃香就与此有关;其三容易助长人们不务实、图虚名的不良风气。因此,表扬务必恰当求实,部门主管切忌随意拔高。

多样表扬原则

人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人的个性也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表扬方法,对不同的人所起的作用是不同的,有些人可能会受到很大鼓舞,有些人可能会无动于衷。表扬所起作用的程度。取决于它是否满足了人们的心理需要,是否符合了人的个性特征。这就决定了表扬要因人、因时、因地而异,方法要灵活多样,不能千篇一律。比如对先进者奖励一次旅游机会,这对于那些活泼好动的青年来说,会喜出望外,而对采购员来说,就起不了什么作用,对先进人员每人发500元奖金,这对家庭经济比较紧张的人会很高兴,而对生活富裕的员工便无所谓。这就告诉我们,表扬方法要灵活多样,最好选取对被表扬者价值量最大的方法进行表扬。同时,对不同的人,表扬方法还应注意到不同的思想性格性点。比如,部门主管对年轻人的表扬,在语气上应当带夸奖的意味,可以提出勉励性希望;部门主管对德高望重的长者的表扬,在语气上应当带有尊重的意味;部门主管对思维机敏的人,表扬要抓住要点,三言两语,有时稍加暗示也能领会;部门主管对疑虑心重的人表扬应当明显,把话说清楚,否则,他可能会产生误解。

适度表扬原则

表扬要适度,是指主管表扬的人数,次数要恰当,表扬的标准要适中。首先,部门主管表扬的人数要得当。表扬的数量多少,可以直接影响其效果。实践告诉我们,部门主管一次表扬的人数必须掌握在一定数量范围内,过多或过少都不利于鼓励先进,调动积极性。数量过少,容易使受表扬者产生离群感、孤立感,使其他人产生与己无关心理;相反,如果数量过多,也会有此产生“干好干坏一个样”的感觉,形成“你好我好大家好”的局面,这就失去了激励的作用。其次,部门主管表扬的标准要得当,不能过高或过低。主管表扬的标准过高,容易使下属感到高不可攀,望而生畏,从而失去争取表扬的动力;表扬的标准过低,容易使下属感到唾手可得,易如反掌,同样会失去调动积极性的作用。确定标准,要由当时当地的具体情况而定。再次,部门主管在特定的时间内,表扬他人的次数要得当。事实表明,主管在特定时间内表扬同一个人的次数越频繁,表扬的作用也就越低。怎样才算次数得当呢?这要依这个下属的进步快慢而定。他进步快,表现较突出,对其表扬的频率可以高一些;反之,则应低一些。

2.1.2部门主管表扬下属的方法

    表扬下属,不仅要符合表扬的基本要求,而且需要部门主管掌握具体的表扬方法和艺术。只有表扬方法运用得当,才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表扬方法不当,就可能起到消极作用。表扬的方法很多,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基本方法。

就人表扬和就事表扬

就人表扬是指部门主管表扬个人,对他的为人处事、思想品德等进行全面肯定。这种表扬适用于树立先进、模范。就事表扬是指部门主管对某件做得好的事情进行正面评价,它不涉及某个人怎样,而主要评价某件事的成功与意义。这种表扬,要求把表扬事和评价人区别开来,对事不对人。即使做这件事的人过去犯过什么错误,或者现在毛病还很多,同样可以表扬这件事。

直接表扬和间接表扬

下属在场,部门主管提出表扬,叫做直接表扬,又称为当面表扬。这种表扬方法的优点是表扬及时,产生效果快。间接表扬,就是当事人不在场,部门主管在背后进行表扬。当表扬者想表扬一个人而又不便当面提出时,可以在他的亲朋好友面前把他表扬一番,表扬的信息可通过第三者间接地传到他耳中。人的心理常常是,厌恶别人背地里讲他的坏话,但是很喜欢别人在背后讲他的好话。这比主管当面讲他的好话更能使其乐于接受。他会认为你的表扬是诚心诚意的、公平无私的。因此,有时间接表扬的效果要比直接表扬好得多。特别是下属对某部门主管有成见、有误解时,主管多采用间接表扬,往往能消除成见和误解,融洽双方关系。

个别表扬和当众表扬

部门主管当着众人的面表扬某人或某事,叫当众表扬。对那些突出的好人好事,或带有方向性的良好行为,以及过去在群众中有不好影响而现在确有转变的人,部门主管采用当众表扬方法,常常能收到鼓励先进、鞭策众人的效果。这种方法的不足之处是,如果表扬不得当,特别是大家也做了同样的事情而未受表扬时,便容易引起一些人的不服,因此有的人害怕部门主管当众表扬他,对这些人适合用个别表扬法。个别表扬就是没有第三者在场时,表扬某个人。对于害怕当众表扬的人适合用这种方法。比如,这种人只要拍拍他的肩膀说:“你的工作很卖力,也很认真负责。这件事做成功了,有你一份功劳。”这样个别表扬,他心里会感到领导者对他是了解的,满意的,信任的。部门主管的这种表扬,不仅能使人上进,而且能沟通关系,融洽感情,起到当众表扬无法起到的作用。

领导表扬和公举表扬

部门主管对下属的成绩和长处给予肯定,叫领导表扬。这种表扬体现了主管对下属的了解、尊重和信任,带有权威性。一般来说,群众是很重视部门主管对他们的评价的,他们根据主管表扬得多少,来评估自己在部门主管心目中的地位。公举表扬,就是由群众推举和评选,让群众代表去表扬某人或某事。这种方法的好处是,能稳定受奖者在群众中的基础,可防“领导偏心”之嫌,更能成为群众自觉学习的榜样。

个人表扬和集体表扬

个人表扬就是主管表扬成绩突出的某个人。集体表扬是领导对集体进行表扬,这种表扬应具备以下条件:集体作出了显明成绩;集体的成绩不是少数人努力的结果,大多数人对集体的成绩都有贡献。集体表扬的优点是可以培养人们的集体荣誉感和责任感,增进团结,其缺点是使荣誉分散。因此它常常与个人表扬结合起来运用。

其它表扬形式的运用

表扬除了以上几种形式之外,还有许多形式,比如上光荣榜、颁发奖状、授予荣誉称号和奖章、赠纪念品、给予旅游机会和休假时间、让其生产特别重要的产品或操纵关键设备等等。领导者根据需要和可能,应尽量采取别开生面,效果理想的表扬方式。

邓小平同志强调:“批评的武器一定不能丢。”而在时下,批评在一些单位特别是在少数领导班子中却开展不起来,走过场,不愿批评,不能批评,不敢批评的现象较为普遍。造成批评难、难批评的原因很多,但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是批评的语言艺术不高,也可以说是不善于批评。

一般来说,无论是批评者还是被批评者,对批评都有一种戒备心理。“良药若口利于病,忠言逆耳利于行”。古人把“忠言”与“若药”等同,足见批评的话确实不中听,通常是“逆耳”、“伤耳”、“刺耳”。批评者批评别人虽然是发自内心的,确实是出于“爱护、关心、保护”的目的,但因言辞逆耳,使被批评者产生抵触情绪,甚至反戈一击。因此,开展批评时,要讲究一点语言艺术,像药师把“良药”变成胶襄、外包糖衣,这样既易进口又能利病一样,把“忠言”用温和、友善之语代替,使利于行的“忠言”变的“顺耳”、“悦耳”一些。

那么,作为一名部门主管,你该如何把握这门艺术呢?

 

2.2  批评的艺术

2.2.1实施批评的原则

批评的出发点和动机必须正确

批评是说服人的一种方式,是为了帮助别人改正错误,更好地工作,因此,批评的目的不是为了整人,不是为了发泄个人情绪,也不是为了把对方压垮。部门主管在实施批评的过程中必须首先遵循“团结——批评——团结”和“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原则。实践证明,部门主管对下级的批评能否取得良好效果,核心和关键是出发点是否正确,动机是否纯正。如果是从成见出发,即使批评的内容正确,也往往不为下级所接受。同样,部门主管在批评下级时,不能厚此薄彼,而要一视同仁,公平合理,公道合理,公道正派,实事求是,坚持批评面前人人平等。

批评必须对症下药,有的放矢

批评是一个十分严肃的问题,一定要抓住对方错误的实质,有针对性地进行,不能主观臆断、想当然,更不能听信谗言,捕风捉影,道听途说,无中生有。不痛不痒的批评,点不到痛处的批评,含糊其辞的批评,莫名其妙的批评,是不会令人心服口服的。因此,部门主管在实施批评之前,一定要做深入细致的调查研究,弄清问题的症结,并对产生问题的原因作具体的分析,分清哪些是主观因素、哪些是客观因素,然后再进行批评。只有这样,才能保证批评的公正性,做到有的放矢,收到应有的效果。

要分清场合,选择最佳的批评路径

批评的场合非常重要,一定不要当众批评,否则会增加被批评者的心理负担。影响他们在同事面前的威性,增加他们以后开展工作的难度。有些批评需要当面或在公众场合进行,必须事先做好对方的工作,或以后作适当的解释。如果两位下级心存芥蒂,情绪对立,就不能当着这个批评那个,这样容易使一方认为上级是在支持自己,而另一方则认为上级是在贬低自己,以致激化双方矛盾。选择最佳批评时机,是批评中需要高度重视的一个重要环节,是取得良好批评效果的一个重要因素。一般情况下,对于工作中出现的共性问题或习惯性错误,要及时以当事人提出批评,这样可以避免问题复杂化,同时令当事人记忆犹新,也便于总结和改正。同时,还要处理好“时间差”的问题,能及时是出来的要及时提出来,不宜立即提出来的,可先“挂起来”,往后拖一拖,实行“冷处理”,等到开民主生活会的时候,或者班子考察、年终总结的时候,再提出忠告,这样也便于对方接受。当然,有些批评是必须在公众场合下进行的,背后批评或私下批评效果反而不好。

要区分对象,选择合适的批评方式

主管对下级的缺点和错误给予批评正是完全必要的,但批评时一定要区分对象,针对不同对象的不同性格采取不同的批评方式,只有这样,才能增强批评的效果。例如:

对于脾气暴燥、性格内向、好钻牛角尖、爱发牢骚的人,宜采用商讨式批评;

对于坦率直爽、性格开朗、知错就改、谦虚豁达的人,宜采用一针见血的直接式批评;

对于固执已见、自尊心、虚荣心、依赖心理、试探心理都比较强的人,宜采取渐进性的梯次式批评;

对于争强好胜、头脑灵活、反应敏捷、接受能力强的人,宜采用提示性批评;

对于员工所犯错误与领导布置工作要求过高、脱离实际、指导不力有关时,宜采取自责式批评,在自我批评的同时,达到教育别人的目的。除此之外,批评的方式还很多,诸如,先扬后抑的褒贬兼容式批评,参照性的对比衬托式批评,沉默性的“冷处理”式批评等等。都是已被实践证明了的行之有效的批评方式。对于这些方式,我们要结合实际区分不同对象,加以灵活运用,切不可机械地照搬照抄。

要把握分寸、坚持以理服人、以情感人

部门主管对于下属的批评不仅有质的规定性,而且还有量的规定性,是质和量的统一。一旦批评超出了一定的限度,也就是说超出了某个“临界点”,那么批评就会走向反面,起到相反的效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讲,人人都有被别人尊重的需要,每个人都希望得到他人的关心和爱护,哪怕是犯了错误的同志也同样如此。作为一名部门主管,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要碰到落伍者,而要改变落伍者的态度,批评固然不可少,但批评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如何通过批评让对方真心实意地改正错误。这需要部门主管具有宽广的胸怀,要将心比心,设身处地地为对方着想,通过真诚和理解去温暖批评者的心灵,用爱护和体贴去换取被批评者的信任。同时,批评的语言要讲究分寸,要有“温度”,要拉近与被批评者的距离。“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真正富有感染力穿透力的批评,不是伤害被批评者心灵的“刑具”,也不是为了让对方显得尴尬和无地自容,而是要更好地借助感情的力量,使批评的语言成为一种催人奋进的激励因素,顺利地进入被批评者的心灵之中,使其自觉自愿地接受,从而达到改正错误、克服缺点的目的。

2.2.2选准批评的最佳时机

部门主管在开展批评时,除了要把握批评的准确性和运用恰当的方法外,还应注意选择批评的最佳时机;心理学的研究表明,良好的心理情绪对工作、生活起着积极的推动作用,不良的心理情绪则对工作、生活起着消极的阻碍作用。批评者的思想情绪、被批评者的心理素质以及批评时所处的客观环境,直接影响批评的实施。因此,选准时机开展批评,能提高批评的效果。

选择批评对象心理适应的最佳时机

下属有了过失后,必然产生各种不同的心理反应。有恐惧、害怕被他人特别是被主管发现;有的后悔,想法寻求弥补的途径,也有的会产生愤恨对抗的心理,企图报复,等等。对下属的失误或不良行为进行批评,应选择下属处于良好心理状态之时。一般说,在下属对自己的错误有了一定的认识、有接受批评的愿望时实施批评,能收到良好的效果,若在下属害怕问题暴露时而当众把问题捅出来,很可能会产生负效应,甚至带来其他问题。

选择批评者情绪适应的最佳时机

下属出了问题,特别是影响到本单位声誉的问题,主管难免出现气愤、急躁情绪,有的甚至不管三七二十一先批评一顿,出出气再说。在实施批评之前,主管应自我调节情绪,使自己的心境处于最佳状态。一是要把“火”压一压,让心情缓和一些,防止向下属发泄怒气;二是不要急于批评,静下心来把问题搞清楚,防止说错话,批评过头;三是不要怕影响自己和本单位的威信,要把心胸放宽一些。单纯的“怕出丑”容易给当事者以不良的心理暗示。

选择环境适应的最佳时机

批评对象的思想基础、个性心理以及问题的性质不同,选择批评的环境(场合)也应有所不同。如果场合选择不当,会适得其反。正确的选择应当是:属工作失误上的问题可在会下批评,特别是那些小偷小摸、男女关系的事,应在小范围内教育处理;属个别性的问题要个别批评,单个帮助教育;属倾向性的问题要公开批评,特别是对那些已形成不良风气问题,更应在公开场合批评,让大家警醒;属性质严重的问题要在全体人员大会上批评,尤其是对那些影响大、后果严重的问题,要利用干部、职工大会批评教育;属一般性的问题可在小会上批评,不宜随意扩大范围。

2.2.3开展批评的方法

批评同级:宜义正辞和,忌“声色惧厉”

俗话说:“话不投机半句多”。同级之间,彼此的职责和地位相等,相互之间没有统属关系,在开展批评时,往往容易使被批评者产生“越界干涉”、“出风头”、“多管闲事”、“故意打芷”等误解,严重的可能发生争执甚至反过来开展人身功击。因此,在对同级部门主管开展批评时,除了要态度诚恳、分寸适度外,既要有理有据、客观公正,更要和颜悦色,善于用平和的语气,中听的措辞,消除对方对批评本能的反感,让被批评者比较乐意地听取批评意见。宜采取商讨,双向交流的方式,一般可用“我想”、“我觉得”、“我个人认为”等语气来向被批评者表明其批评意见纯属个人的看法,并非是绝对真理,使被批评者感到你是为了沟通,而不是为了教训人,这样才容易使对方接受。“声色惧历”、“义正辞严”、“脸红脖子粗”往往达不到批评的目的。切忌用“你应该怎样,不应该怎样”、“我早就料到会是这样”等等语言。用责备、埋怨、嘲笑、威逼、质问等语气来批评人,只会伤害被批评者的自尊心,加深相互间的隔阂,徒劳而无益。

批评领导,宜间接委婉,忌“众议压人”

人非圣贤,熟能无过?对上级领导者来说,应具有“闻过则喜”的雅量,然而,如果批评的矛头直接指向领导,以“众议压人”,就会触犯其威信和尊严,十有八九是要碰壁的,因此,批评领导,宜用“商讨式”、“启发式”、“迂回式”的语言,切忌用响鼓重锤。有一个寓言故事可以给我们以启发,齐景公酷受狩猎,非常喜欢喂养捉野兔的鹰。饲养员烛邹不小心让一只老鹰逃走了,景公知道后,命令将烛邹推出斩首。这时晏子走出来,对景公说:“烛邹有三大罪状,哪能就这么轻易杀了,待我公布他的罪状后再处死吧!”景公点头同意,晏子当着众人的面对烛邹说:“烛邹,你为大王养鸟,却让鸟跑了,这是第一条罪状;你使大王为了鸟的缘故而杀人,这是第二条罪状;把你杀了,让天下诸候都知道大王重鸟轻士,这是第三条罪状。”说完,他转过来对景公说:“好啦,大王请你处死他吧。”景公听了脸红了半天,说:“不用杀了,我听懂你的话了。”从表面上看,晏子在说烛邹的罪状,实际上是在批评齐景公的重鸟轻士,并指出了这样做的危害,间接而巧妙的批评,使景公心悦诚服,主动改正了自己的错误。

批评下级,宜循循善诱,忌“电闪雷鸣”

批评下属,指出其错误,是主管的权利,更是一项政治责任,下级接受上级的批评是必须遵守的组织原则。但是部门主管批评下级时,也要注意方法,讲究艺术,不能无视下级独立的人格和尊严,否则,不仅难以收到积极效果,而且还会影响领导形象,更会影响上下级之间的和谐关系。一般来说,下属对上级主管的批评总是相当敏感的,尤其关注“弦外之音”是否含有极度不信任的威胁意味。对于主管来说,通常情况下,对下属的错误容易产生恼火、厌恶的感情,如果不注意控制感情,要么就会对下属横眉冷对,劈头盖脸,大发雷霆,要么讽刺挖苦,要么表现出“不冷不热”的态度,使主管原本不折不扣的关心和爱护的“忠言”因为态度、措词、语言欠斟酌而变了味,走了调,使下属感到批评含有极度不信任的意味,从而产生反感,逃避情绪。“以理服人,威信自生;以势压人,无威无信”。因此,主管在批评下属时,应该是说服而不是压服,应该是鼓励而不是威胁,应该是尊重,而不是鄙视,应该是循循善诱而不是“电闪雷鸣”,要善于从正面肯定并欣赏下属为完成工作所付出的努力,不失时机地给予适当的赞扬和鼓励,让下属首先从自己那里获得安慰和自信。进而指出他的不足并提出改进的意见。如果一味刺耳地批评或者不冷不热地“大度”,如“我们不管,你自己看着办”等等,不仅会挫伤下属的自尊心,使下属对自己“敬而远之”,时间长了还会使下属产生逆反心理而“消极怠工”,甚至“破罐破摔”。

 

全部评论 (0)
讲师网福州站 fz.jiangshi.org 由加盟商 杭州讲师云科技有限公司 独家运营
培训业务联系:小文老师 18681582316

Copyright©2008-2025 版权所有 浙ICP备06026258号-1 浙公网安备 33010802003509号
杭州讲师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更多城市分站招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