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缩“黑色地带”需要党政部门以“霹雳手段”联合行动
2013年,总书记“8·19”讲话发出守住红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压缩黑色地带的指示后,公安部门迅速展开对网络造谣、滋事犯罪的大规模依法打击。
这是中国网络发展史上第一次全面性、实质性的治理整顿。国内外反共、反华势力啸聚网络,垄断新媒体话语权,频频制造各种舆论围攻事件,混淆是非、蛊惑人心的局面受到遏制。
时至今日,网络舆论生态已经发生很大好转,由负面网络“大V”和一些商业网站任意操控舆论、肆意围攻正能量人士的事件大幅减少,一批嚣张反共、反华,造谣生事的人被法办或被销号,“黑色地带”整体上有所压缩。
但由于一些网络意识形态管理职能部门、组织部门和教育、文化部门“亮剑”力度不大,没有实质性地清除体制内极少数反党、反华分子,网络负能量仍时有反弹,死灰复燃。
连续两年春晚正能量节目受到大规模围攻;一些人肆无忌惮地宣扬历史虚无主义,甚至替侵华日军“洗地”;还有一些人认为网络治理风头已过,又纷纷开始发布负面言论。“黑色地带”又有卷土重来之势。
究其原因,是公安部门疾风暴雨般的“斩草”治标之后,没有得到有关部门系统“除根”的持续治本跟进,致使中央雷霆万钧般的网络意识形态正本清源行动,没有收到根本扭转的应有效果,距离习总书记要求的“网络清朗空间”和“网络空间安全”的要求,还有不小差距。
2015年末,身为中国员的中央电视台某知名主持人在一个涉外场所,公开辱骂开国领袖,激起全国上下山呼海啸般的声讨。但最后这位主持人只以辞职了事,并未受到所在党组织的应有处分。某中学讲师也是员,长期公开反党、辱骂开国领袖,也仍然逍遥于党纪之外。
北京大学一位法学教授(政治面貌为中国员)公开说不合法,在美国一家智库演讲时表示,要和体制内的人“里应外合”。其反党历史长达数十年之久,堪称党内反党的典型,网络上要求开除其党籍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但该党员依然安然无恙。
同样为党员身份的一位复旦大学历史系教授,长期在课堂、网络和其他媒体上为侵华日军的罪行辩护,片面引用前日军和日本史料,污蔑八路军在延安种鸦片、著名抗日英雄左权不是死于战场而是亡于内争……其言行已不是宣扬历史虚无主义,而是直接危害国家文化安全,受到正义人士长期的抨击和揭露。
但就是这样一个人,不仅其网络言论没有受到封杀,其教授身份也无人质疑,其中国员身份更是无人撼动。可与此恶劣表现相比的还有中央民族大学某教授,在公开场合污言秽语,却被中央电视台请上“百家讲坛”。人们不禁诧异,这些大学的党委是怎么履行职责的?
此类教授或媒体人及所谓意见领袖虽然劣迹斑斑,但总人数不过数百人左右。除公安机关以造谣滋事罪打击之外,两年多来,受到行政处分特别是党内处分的,几无一人。
《嘉兴日报》一位新闻评论员,公然支持香港非法“占中”,发表极端反党言论,令广大网民义愤填膺,引起舆论轩然大波之后,此人也仅仅被“解除劳动关系”而已。人们不禁要问:这位党报的评论员是员吗?如果不是,何以能担任党报评论员?如果是,此人又有什么资格继续留在党内?但此类问题,普通网民也只能发发议论而已,并未见任何部门作出任何回答。
最近,一位有着员政治面貌的大型国有企业前领导,公然攻击习总书记关于党媒姓党的讲话精神,激起网民极大义愤,纷纷在网上给这位自以为特殊的党员“上党课”;而中央党校的一位教授却公然支持这位长期和中央唱对台戏的国企领导,全然无视严肃的党章党纪,引起舆论的一片唏嘘。
一些单位的党委成员,主要精力用于衣食住行方面的具体事,对于思想领域的现实问题却模棱两可,对于明显反党、反华的言行也不制止,满足于当“好人”。自中国成立至今95年中,面对明火执仗反党言行而不执行纪律的现象,绝无仅有。
面对“内部爆破”分子猖獗的攻击,所在党组织竟然无动于衷,党纪松弛到如此程度,闻所未闻。此情此景,触目惊心。一个以攻击现行体制为主要目的的自制专题片,竟然受到人民网的全力推送,点击量几亿人次。一些报刊屡出反党言论,但这些单位的众多员“熟视无睹”。
事实上,自总书记“8·19”讲话以来,在高校、媒体等意识形态“黑色地带”重灾区,因为发表反党、反华言论被开除党籍的,几乎没有。
由于这些“吃饭,砸锅”的人长期以来逍遥法外,不仅其自身有恃无恐,广大党员群众也因此对党和有关部门产生了怀疑:到底什么才是正确的?党章法纪、党委机关的尊严和威信何在?又如何让8000多万党员心服口服?
2015年12月25日,习主席视察解放军报社时,再次提出“三个地带”问题。我党拥有60多年的执政历史,拥有庞大而完备的意识形态工作体系,拥有8000多万党员和数量相当的共青团员,优势明显。
但两年多时间过去,为什么不能取得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决定性胜利?声势浩大的解放战争打了三年,难道网络意识形态斗争比解放全中国还困难吗?在“三个地带”中,巩固拓展红色地带、争取灰色地带,牵涉到理想信念的培育和信仰的重塑,是强本固元之举,非一日之功;但压缩黑色地带,类似于割除健康身体的毒瘤、病灶,在我党拥有执政权的有利条件下,如鼓洪炉而燎毛发,如执利刃而切腐肉,完全可以手到病除。那为什么不能迅速消除黑色地带,短期内清除社会动乱的政治隐患呢?
1991年,一位妇女在莫斯科街道上的一个倒下的苏联镰刀和锤子旁边。
总结前段时间大规模网络舆论斗争和网络治理的经验教训,根据习总书记和党中央关于意识形态斗争的要求,从赢得最后斗争并巩固胜利成果的战略高度出发,笔者认为,网络和意识形态管理职能部门喊口号、放礼炮,雷声大、雨点小,党内反党得不到处理的现象突出,严重挫伤人民群众对党的信心。
这种现象应当尽快改变。“扫帚不到,灰尘照例不会自己跑掉”。公安部门果断出手扫荡网络乱象,大批造谣、滋事分子纷纷落网、溃逃、销声匿迹的事实证明,只要党政部门敢于“亮剑”,主动作为,不稳固的“黑色地带”是可以快速攻克的。而只有首先消灭“黑色地带”,才能此消彼长,为扩大“红色地带”、影响和改变“灰色地带”创造前提条件。
“黑色地带”的战略支撑点——大型商业网站的法外特权不能再继续下去了
如果说网络造谣、滋事犯罪分子,抹黑党、军队和国家,丑化英雄人物和领袖的网络言论是“黑色地带”表面阵地的话,一些披着商业外衣的网站,就是培养大批反面人物和制造负面舆论、煽动社会动乱的地堡暗火。
虽然党和政府主办的媒体,也有个别人发表与中央不一致的言论,但大多数反共、反华,抹黑军队,诋毁英雄和领袖等意识形态攻击行为,主要出自被外资和私人资本控制的所谓商业网站。他们变化手法逃避党和政府部门对新闻媒体的严格管理和各种法规约束,事实上成为无法无天的法外飞地。
很多大型商业网站都存在“挂羊头卖狗肉”的外商内政现象。中国某大型搜索引擎,几乎就是一个网络大字报张贴处,人人都可以在“贴吧”发布信息乃至攻击、抹黑政府和他人的文字,但却不许人人享有删除文字的权力,只有中央网信办、极少特殊部门和该公司自己的人才可以删除。
该网站还可以任意定义政治和历史事件、名词以及所有人的介绍。这事实上等于垄断大型舆论平台的政治和技术特权,对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构成普遍性的侵犯。这种情况不仅在中国史无前例,在世界上也是罕见的。
商业网站开设有与党和政府媒体类似的文化、历史、教育、政治、军事等意识形态版块,但选发标准却是自己说了算,形成事实上的意识形态“独立王国”。一些网站屡次自行登出损害军队形象、损害政府形象乃至侵犯他人合法权益的文章,事发之后受到的处理最多不过是删除了事,但损害已经造成,弥补无从谈起。
有关部门对这些违法违纪网站的常用做法就是“约谈”,而谈过之后,“惯犯”照犯不误,形成一种敷衍中央和人民群众的常态。一些不法网站在这种形同纵容的体制之下,胆大妄为,大批打造以反党、反华、攻击社会为主的所谓意见领袖,扶持网络水军,渐渐成为制造社会动乱的舆论火点。
中国现在强调全面依法治国,网络不能继续成为法外之地。广大网民早就强烈呼吁,对所有媒体一视同仁,用同一部法律法规管起来,不能允许商业网站享有法外特权。今天,中国的大街小巷早已不允许随便张贴大字报,那为什么允许在网络上任意张贴呢?
而网络的影响力远比当年大字报的影响大千万倍。为什么《解放军报》《人民日报》可以守政治规矩,一些具有同样功能、影响力却大得多的商业网站,却可以任意发布反党、反华、辱骂开国领袖的言论?
允许这种不公平现象存在,至少是网络管理部门没有尽责的表现,是媒体法规不健全的体现。从全面依法治国的角度看,不能允许这种情况继续存在下去。
网络立法应加快进程。网络进入中国20余年,几乎如入无人之境。中国现有各类网站数百万家,事实上形成了一片汪洋大海。要想凭借现有传统的管理手段,像管理报刊、电台、电视一样,根本不可能管好。尽快制定统一的网络法和适用所有媒体的统一法规,才是根本大计和当务之急。
习总书记提出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目前,党和政府掌管的媒体多为报刊、电台、电视台,技术上属于机械化、电子化时代的产物;而外资和私人资本控制的大型商业网站则是网络时代的最新技术产物。目前传播功能最强大的新型舆论工具——QQ、微博、微信,均出自商业网站的发明。
在网络战争时代,这等于是允许私人拥有大规模杀伤性武器和大规模军队。而作为“正规军”的报刊、电台、电视,一直由党政体系予以制度管理,各种规定、纪律、行政约束层层叠叠,技术性能落后,加之机制老套,致使时效低下。
新兴网络媒体却在商业化的口号下,恣意妄为。两个舆论场的较量就如同带着枷锁镣铐的林冲和手脚自如的洪教头比武。具有敏锐政治意识的外部势力,以资本控制了中国的商业网站,又在网站中巧妙地植入政治文化和历史板块,披着所谓的学术“隐身衣”,以所谓探讨的名义,开始有系统、有步骤、有组织地开展挖和新中国“祖坟”的“历史虚无主义”工作。
中国传统国防安全领域的军事变革取得突破性进展,并向深度开掘。中国网络空间安全领域也需要一场重大的变革,革故鼎新,激浊扬清。
关键在于激活1亿7千万党团员的政治意识,组建整体亮剑的大网军——意识形态领域改革和创新势在必行
网络是意识形态斗争的主阵地,谁是这个阵地上的主力军?
从理论上说,加入中国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每个人,都是具有政治面貌的人,是有着统一的共产主义意识形态的人。维护自己的意识形态,是天职所在。
因此,对于当前激烈的意识形态斗争,广大的员和共青团员群体,理所应当是第一主力军。更由于这场意识形态斗争,同时还伴有外部反华势力对中国国家安全的威胁,中国人民解放军也应该是这支主力军中的一部分。
中国党员和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团员总人数超过1亿7千万,相当于俄罗斯全国人口。这样一支拥有共产主义精神武装的群体,是中国最为庞大的政治力量。然而遗憾的是,目前这一庞大政治力量的意识形态尚未全部激活。
网络上敢以真名实姓和员、共青团员身份经常发声,自觉维护党的形象、国家和民族利益,敢于直接和“网络第五纵队”短兵相接的,不到千万分之一。屈指可数的实名上网党员如军队的罗援少将,上海某司法部门的杨华,人民日报社甘肃分社社长林治波,学者朱继东、郭松民、梅新育、司马南等,总体上并未得到所在系统党委的大力支持,更不用说庞大的党团员政治体系了。
共青团员的情况大同小异。此情此景,相对于战争年代员、共青团员冲锋在前、勇于牺牲的情况,不啻天壤之别。
有人感慨苏联解体时说:苏共在有20万党员时建立了社会主义国家,在有200万党员时领导苏联人民打赢了卫国战争,但是却在拥有2000万党员时丢掉了政权并导致国家解体。究其根本原因在于,一个政治组织,真正的力量是在于她的政治信仰和捍卫自己信仰的力量,一万个零也不会大于一。
当年的苏联,面对各种反党思潮和丑化苏联党和国家领导人的现象不敢旗帜鲜明地予以反击,对违反党纪的党员干部不敢果断清除,反而以展现所谓的宽容来讨好反对者,致使有正义感的大多数党员归于沉默。最终,这个庞大的政治组织成了一具“僵尸”,“竟无一个是男儿”也就不奇怪了。
在西柏坡告诫全党同志:“中国人能不能打仗,新中国的成立已经说明了;中国人能不能搞建设搞发展,改革开放的推进也已经说明了;但是,能不能在日益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下坚持住党的领导,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这个还需要我们一代一代人继续作出回答。”
在中国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的伟大征程中,有两大历史教训是需要作为警世钟永远挂在眼前的:一是清朝中国在世界最富裕的地位上被彻底打败、洗劫和瓜分;二是苏联在成为军事超级大国时突然解体。如何避免重蹈历史覆辙,我认为关键在于激活党团员的政治意识。中国是代表着人类最先进政治理念的崇高组织,作为信仰共产主义的党团员,理应有坚定的信仰意识。
敢不敢、愿不愿、会不会在新的时代,积极投身于这一事关党和国家命运的意识形态斗争,是检验每一个党团员政治信仰和政治能力的试金石,同时也是检验每个党团员是否合格的大考试。和平建设年代,不需要党团员面对严刑拷打和流血牺牲的严峻考验,但却面临着思想文化的侵蚀与反侵蚀。
在网络自媒体时代,国内外敌对势力利用这一新的技术手段和舆论形态,对中国的意识形态和新中国的政体,从历史虚无主义到以西方话语体系覆盖现实政治等,对中国党政军体系展开了全方位的进攻。
这是远比历史上单一军事威胁更严重的安全忧患。当年说“全党都要注重战争,学习军事,准备打仗”,当年的《义勇军进行曲》唱道“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今天听来并不过时。
激活党团员,建好主力军,不仅是打赢意识形态斗争的根本之举,也是开启意识形态领域改革的创新之举。
与此同时,还要积极发挥广大网络义勇军的战略作用。正如全民抗战开始前,抗击日本的战争是由民间爱国义勇军进行的一样,在意识形态主力军上场之前,一直艰苦奋战在维护党和国家、民族利益的网络阵地的,是网络义勇军。
他们在民族大义的感召下,在正义人士的带领下,自发地从世界各地、各行各业,通过网络这一主战场,汇合在一起,凝聚在一起,自觉发挥正能量,打击“第五纵队”。
可以说,在苏联、东欧解体,中东、中亚地区大范围发生颜色革命,香港、台湾也被外部反华势力渗透和制造动乱的大背景下,中国之所以屡次挫败各种动乱图谋,网络义勇军功不可没。
广大网络义勇军战士及时揭破各类“点火者”“推墙者”的真面目和真实动机,甚至窥破其网络联络体系,对一些潜藏极深的重量级“第五纵队”要员,进行系列“扒皮”,为相关部门依法管理网络、打击犯罪,提供了有力支持。
他们有坚定的爱国主义立场和高尚的民族情怀,有丰富的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经验,是经过重大政治考验的网络爱国铁军,是进行网络意识形态斗争的重要力量。与广大的党团员相结合,网络义勇军将在意识形态斗争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党政军文宣系统和各级网信办,应给这支新型网络作战力量以充分的肯定和大力支持。党是人民的党,国是大家的国,意识形态斗争的本质是带有整体性的民族征服和反征服,是世界政治斗争、大国博弈的主要形式,党团员和各级党团组织应和战争年代一样,要责无旁贷地发挥模范带头作用。
当下,共青团的改革已经开始,我们希望看到新的《青春之歌》在网络时代响彻四方!